史匹柏幼時因身為猶太人遭霸凌 紀錄片《仇恨的起源》探討根源 

人類有能力去愛,並為更大的利益犧牲自己,但另一方面,人們內心產生的仇恨造成騷亂、霸凌、暴力,種族主義,甚至造成戰爭,那麼我們仇恨的從何而來?。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,因兒時身為由猶太人被霸凌的經歷,進而發想監製紀錄片《仇恨的起源》(Why We Hate)系列,深入探討「仇恨」的不同面向,以及其所帶來的毀滅性後果,希望在討論仇恨根源後,人類最終能找到對付它的方法。

綜合外媒報導,《仇恨的起源》透過世界各地的尖端的科技生物學、神經科學、心理學,以及過往歷史事件回顧,深入探討人類最原始、最具破壞性的情感-「仇恨」。

史匹柏表示,身為猶太人的他,小時在猶太人不多的地區長大,唸書時遇到反猶太主義時期,因此他成了霸凌受害者。他回憶,當時的他內心產生的感受非仇恨而是像「一種恥辱」,那些人對他的責罵、霸凌,就是要想盡辦法讓他以身為猶太人為恥。

史匹柏長大後意識到,霸凌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工具,因為可使霸凌者感到自己有能力。在紀錄片中,靈長類動物學家以與人類相近的猩猩、猴子做實驗,如果任務中,只給其中一個對象小黃瓜,而且一連好幾次,並給另一個對象葡萄,拿到小黃瓜的那一個,會變得很不高興。」「牠們表現出的躁動與情緒,就是人類所謂的嫉妒或羨慕,感到不公平的一方,可能就產生了仇恨的情緒」。

人們的生活中,處處都可能讓人產生自己遭到不平等的待遇的感覺,這恐會滋生被迫害、被威脅的感知,人性中的黑暗面可能因此被引發出來。

近年來頻發生的槍擊案,就是一種仇恨的表現方式,急診精神科醫師巴恩霍斯特表示,這些大規模槍擊要犯,會累積不公平感,並訂定計畫以滿足對復仇的幻想。不過,生活中痛苦的經歷,並不能化為大規模殺人的藉口。許多行為都跟基因有關,但並不代表無法靠後天來教化。

神經學家專家指出,人類大腦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系統,但要情境對了,改變的幅度就會很大。人可以改變,但要如何轉化想法,也得看每個人自主的力量。

史匹柏和監製艾力克斯吉伯尼希望《仇恨的起源》能幫助人們能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,和審視自己。史匹柏說 :「人類的大腦是一個多變的系統。我們可以很快地忘記仇恨,就像我們獲得它一樣,因此我們還是可以學習如何不仇恨」。(吳雯淇/綜合外電報導)

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,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。支持風向新聞,♡ 捐款連結:
http://lovecom.org/donate

 

喜歡這篇新聞嗎?分享給您的朋友吧!

Kairos 風向新聞